“我妈给我带大两个孩子,整个人瘦了一圈,所有人都说我妈的病是累出来的”,申主任又好气又好笑,无奈的摇摇头。
2015年8月,55岁的张阿姨正在家跟孙子玩,她是来帮女儿带孩子的,可就在最近,她老觉得自己动不动就干咳,没有咳血,而且左侧颈部肿大,花生大小,但是不痛不痒,右肩部疼痛。
一次晚饭后,张阿姨跟女儿说起这个事情,在女儿的陪同下去当地医院检查。查胸部CT结果显示:右上肺占位,大小不详。
2015年9月,由于张阿姨本来就在北京,检查也很方便,就去了另一家医院重新检查,查胸部CT结果显示:右上肺占位,大小约5cm。
行左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,病理示:右肺低分化腺癌,IIIb期。基因检测提示EGFR突变,给予易瑞沙靶向药治疗4年余。
2020年7月28日,张阿姨因呼吸不畅,吞咽哽咽感。再次行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,基因检测示:EGFR基因21外显子错义突变,突变丰度46.64%;20外显子错义突变,突变丰度12.2%;VEGFR2高表达。PD-L1表达20%。给予“长春瑞滨+顺铂+恩度”方案化疗4周期。
2021年1月,张阿姨出现头晕,呕吐,医院查头MRI示:左侧小脑半球异常信号,大小约1.5×1.5cm,考虑脑转移。给予甘露醇降颅压后好转,口服安罗替尼抗血管治疗。查头MRI示:左侧小脑半球异常信号,大小约1.5×1.5cm。
2021年2月8日,张阿姨行左小脑转移灶放疗Dt40Gy/10f,单次量Dt4Gy。
张阿姨女儿觉得治疗了这么久,依旧不见好转,始终不是办法,在一次无意聊天中,知道了申戈主任对肺腺癌有自己独特的见解,于是决定过来一探究竟。
2021年3月2日,张阿姨和女儿来到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见到了申主任,在描述病情的时候,张阿姨女儿特意问了病因,表示身边不少亲戚都说这个病是带孩子累出来的,治病这几年她一直很愧疚,但由于工作原因,又没办法专职在家带孩子,还是要靠妈妈帮忙。
申主任听了又好气又好笑,表示肺腺癌的病因有很多,可能跟吸烟或者环境空气污染有关,但绝不是累出来的,让她放宽心,目前主要还是需要以治疗为主,莫要乱了主次关系。
2021年3月9日,张阿姨入院接受治疗,入院检查上肢超声提示血栓,给予溶栓治疗。患者此次入院为行下一周期化疗,尽快完善相关检查,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。
2021年3月10日,张阿姨复查头颈MRI提示病情稳定,精神状态不错,申主任根据病情制定化疗方案,具体计划:贝伐珠单抗 200mg(3.63/m2)d1;培美曲塞 0.7g(326.7mg/m2)d2;特瑞普利单抗 240mg(156.8mg/m2)d4。
2021年3月12日,给予第2周期“特瑞普利单抗”免疫治疗,胸部CT提示病情稳定,申主任表示,患者目前一般状态尚可,明日办理出院,出院后定期复查血常规、肝肾功能,遵嘱执行。
早期肺腺癌的5年生存率约90%,甚至95%以上,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。很多患者确诊病情后,会比较慌张,查阅的资料多了以后更加手足无措,其实很多时候,我们需要明白当务之急是什么,不要纠结在病因、生存率、疼痛等问题,反而应该将注意力完全放在治疗上,这样才会事半功倍。
上一篇:
【放疗科普】儿童生殖细胞瘤会影响发育吗?
下一篇:
患者病例 | 怎么能不声不响就得肺癌了?这个病会突然去世吗?